在金融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对于许多金融从业者而言,“智能投顾”这一名词已经不再陌生。“智能投顾”也称“机器人投顾”(RoboAdvisor),这一概念最早于2012年前后出现在美国,它主要是指为客户提供基于算法的在线投资顾问和资产管理服务。“智能投顾”可以在无需人工参与的情况下为客户提供与人工投顾一样的服务内容,包括:投资咨询建议、投资分析报告、资产类别选择、投资组合选择、交易执行以及风险管理等。中小投资者作为“智能投顾”的潜在用户,缺乏足够的风险匹配能力,投资选择也相对匮乏,同时又具有旺盛的投资需求,这些都为“智能投顾”在中国的发展带来契机。
了解“智能投顾”
早期“在线资产组合管理”服务是基于互联网、低成本和资金门槛低的投资顾问服务。鉴于IBM“深蓝”机器人战胜人类国际象棋大师的先例,开发出能够战胜人类投资经理的“机器人”的挑战就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但金融市场的复杂性远远超过国际象棋、围棋,开发出能够战胜巴菲特、索罗斯这样超级明星投资经理的“机器人”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而能够战胜普通投资者、大多数投资经理的“机器人”具有广阔市场发展前景和令人期待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够提供类似人工投资顾问服务的人工智能系统--“机器人投顾”的概念应运而生。
欧美等西方国家对于投资顾问的经营范围一般包括以下四个类别:
(一)服务方和特定投资者签订服务协议,投资顾问以邮寄、传真或者电邮证券投资分析报告等形式,向特定投资者提供投资建议;
(二)服务方和特定投资者订立服务协议,接受客户的部分或全权委托,对客户账户上的股票、债券等证券进行买卖操作;
(三)向不特定的投资者,通过报刊、杂志、媒体或者报告会、讲座等公共聚会的形式,向不特定的投资者提供特定证券投资价值的判断和建议;
(四)为上市公司或者企业提供并购重组等财物顾问服务。
“智能投顾”按照其主要服务功能,可以分为“咨询建议型”、“资产配置型”和“资产管理型”三个类别。
1.“咨询建议型”功能。主要是面向客户提供一些证券分析和投资咨询建议,主要是以非标类资产、以及包含税收优化、养老金规划等场景作为投资范围,不能接受客户委托进行交易执行,也不提供具有实时特征性质的估值定价、风险管理等服务。
2.“资产配置型”功能。主要是接受客户部分或全权委托,主要是以标准类资产,即在交易所交易的股票、债券、ETF、基金以及期货衍生产品等场景为投资范围。这种类型的“智能投顾”的服务标准、要求都是最高的,主要功能包括:资产类别选择、投资组合选择、交易执行以及风险管理。它不拥有独立的客户账户体系,客户的账户由第三方管理、资金也由第三方托管。
3.“资产管理型”功能。许多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商业银行不仅具备独立的客户账户体系,也具有专业的资产配置手段和工具,通常能够同时为客户提供上述两种类型的投顾服务,我们称为“资产管理型”的“智能投顾”。
“智能投顾”的工作原理
“智能投顾”是一个复杂的大型人工智能系统。下面以国内一家“资产配置型”智能投顾为例,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投资规划:根据用户的拟投资金额、期限、预期收益以及风险偏好进行单期和跨期投资计划的拟定。
投资组合:根据投资计划为客户构建和调整投资组合;也可以对用户自定义的投资组合进行诊断、管理即逐日盯市、预警交易和风险提示等服务。
交易执行:由于采用更优的算法,大数据分析系统具备比普通投资者更好地在交易时间段内选择最优的价格进行买卖的操作,可以定制一个完全基于自身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智能交易代理(AI),在客户的授权范围内执行交易。交易需要的买卖信号由客户向系统订阅。
风险管理:采取不间断盯市的策略,能够依据预先与客户商定(或资产管理公司推荐)的风险管理规则对客户的投资组合进行各种风险管理操作,包括调仓、平仓、补仓。
人工智能系统是“智能投顾”的核心,基本理念为有监督的机器学习,包括数据&信号采集系统、机器学习系统、知识库、决策系统、交易执行系统、业绩评价系统、激励机制等子系统。
“智能投顾”的优势
1
最优资产配置
“智能投顾”是基于马科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建立的模型。该理论强调,应根据不同人对风险和收益的态度,组建不同的资产组合,实现资产配置的最优化。“智能投顾”平台针对不同用户定制个性化的资产配置解决方案,实现个人资产的最优配置。
2
战胜人性弱点
人在投资时往往带有个人情绪,投资过程中总是面临风险和收益间的博弈。带有情绪的投资可能引发错误的判断,影响决策。然而,机器人则是理性的,没有情绪的波动,因此可以帮助用户做出客观的判断,战胜人性的弱点。
3
快速提供方案
“智能投顾”旨在为缺乏金融知识或者没有理财时间的用户提供高效的理财服务。平台在用户进行简单的操作后,可以在众多金融产品中,为用户提供内容丰富且具有针对性的投资组合。以上整个流程全部由机器人来完成,高效便捷。
4
降低服务门槛
目前,各家“智能投顾”平台根据配置的金融产品类型不同,投资门槛也不尽相同。但总体而言,“智能投顾”的投资门槛显著低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5万元人民币)的门槛,更远低于私募基金(10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门槛,有利于金融普惠。
5
降低交易成本
“智能投顾”平台的模型和算法具有普适意义,边际成本低,服务费也相应较低。国内“智能投顾”平台收取服务费的方式分为按投资总额或浮动收益部分收取服务费,更有平台不收取服务费用,仅收取交易手续费。“智能投顾”打破了传统投资顾问根据交易佣金获利的规则,降低了交易成本。
“智能投顾”发展掣制
(一)“智能投顾”核心的算法一般是不公开的,其有效性待检验,市场化仍处于培育期。有些不具备技术实力的理财平台借“智能投顾”之名,进行宣传炒作,以“智能”、“大数据”、“算法”的名义对自身平台的产品进行包装销售。这种行为会损害用户利益,也影响了用户对于“智能投顾”行业的信心,不利于“智能投顾”的长期发展。
(二)“智能投顾”算法有效性的深度改进需要数据的积累和技术能力的提升,这可能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
(三)“智能投顾”在适应监管上存在难度。我国现阶段尚无专门的法律条款对“智能投顾”业务进行规范,但不排除未来对“智能投顾”的相关牌照与资质提出要求。“智能投顾”本质上也是投资顾问机构,须取得相应资质,现有平台申请资质上将面临一些困难。
“智能投顾”是“智能革命”的序曲,“智能革命”和历史上数次技术革命所经历的道路有很多相似之处,大数据和机器智能的相互融合或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自律 维权 协调 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