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众投资理财的需求和渠道逐步多元化。面对层出不穷的投资理财产品,广大金融消费者要学会辨别非法集资,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通过正规渠道理性开展投资理财活动。以下7个典型案例,提醒大家认清非法集资的本质和危害,保护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一)

消费返利类

2018年5月,某地警方通报“成功摧毁某特大网络传销犯罪团伙”。警方在通告中称,该公司依托旗下的线上商城,以“消费全返”等为幌子,采取拉人头、缴纳会费、积分返利等方式引诱人员加入,骗取财物,严重扰乱经济社会秩序,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犯罪。该公司在全国发展会员达到896万人,涉案金额高达3300亿元。





套路:电子商城购物+承诺消费高额返利+鼓动发展下线

提示:凡是宣传购物享受高额甚至全额返还消费款的,不要参加;凡是要求加入者缴纳入门费并“拉人头”发展下线获得提成的,不要参加;凡是购物没有实物商品交割的,不要参加。


(二)

民间借贷类

2011年至2012年,叶某伙同他人,以公司名义,招聘多名业务经理,通过开设讲座、老客户介绍新客户等方式,向社会公开宣传。并以做生意缺乏资金为由,承诺以年收益24%的高额回报按季返息,向退休人员吸收资金,达人民币920万元。案发时,尚有828万余元没有归还。





套路:面向公众借款+承诺高息回报

提示:对于不熟悉的人不要出借;对于不了解资金真实用途的不要出借;借款人面向社会公众借款的不要出借;承诺高额返利的不要出借。


(三)

养老投资类

2015年至2020年,刘某以某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名义公开宣传投资养老服务项目,以年化收益率7%~10%的高额回报为诱饵,引诱老年人签订养老服务合同,共骗取673名老年人5803.41万元,造成损失共计4328.85万元。2022年7月,刘某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6个月。





套路:投资养老项目或床位+承诺高息回报

提示:投资理财要咨询专业人士,不要盲目从众投资;要选择持牌金融机构,不要相信民间融资高额返利。


(四)

网络投资类

2021年,根据网上宣传广告,郭先生加入投资微信群,并在某投资理财APP上购买基金,陆续投资20多万元。突然一天,这款理财APP打不开了,郭先生立即报案。后经警方调查,这是一家境外投资集团推出的金融理财平台,就是用于诈骗的工具。该APP上线运营仅仅两个月,就吸引了全国5万多人使用,共非法吸纳资金3亿元。





套路:加入网上投资群+鼓动线上高收益投资+前期小额投资返利

提示:不要盲目相信网络投资理财广告,不要被暂时的高回报迷惑双眼;不加入全是陌生人的“投资群”;不要向陌生个人账号汇款转账。


(五)

保健品欺诈类

经朋友推荐,应婆婆听了一次健康讲座。自此,工作人员经常嘘寒问暖、赠送鸡蛋、面条等小礼品,应婆婆夫妻俩前后投入50多万元购买保健品。购买其中一盒藏山奇胶囊,卖价高达9800元。当初购买时,工作人员称每月会返利900元,连返5年。结果钱到手后,该门店关门跑路。





套路:赠送小礼品+讲座洗脑+温馨服务+售卖高价保健品+承诺高额返利

提示:别被小恩小惠忽悠,别被“专家权威”忽悠,别被虚假亲情忽悠,别被高额回报忽悠。不购买“三无”保健品;不购买宣称有治疗功能的保健品;不购买没有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的保健品;不购买高额返利的保健品。


(六)

免费低价旅游类

60多岁的赵大爷报名参加某集团旗下旅行社的低价旅行团,到某景区旅游,实则是该集团给他们洗脑,鼓动参与投资其景区项目,并承诺高额回报。老人动心后投资20余万元,并签订一个内容非常含糊的投资协议书。协议书明确表示可以退出,但当老人在协议到期后提出要退出拿回本金,该公司销售业务员却以各种理由拖延时间,并私下打电话恐吓不许退款。2023年3月,该集团被警方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立案侦查。





套路:低价或免费旅游+承诺投资项目高额回报

提示:凡是提供低价免费旅游的一定有猫腻;凡是承诺投资高额回报项目的一定有猫腻;凡是告诫不让家人知晓投资情况的一定有猫腻。


(七)

理财产品类

2019年,某咨询服务公司,通过小区投资教育活动、女性俱乐部、儿童财商教育等活动发展投资客户,公开销售未经批准的商业保理、私募基金和在地方资产公司、登记备案公司等备案的非法理财产品,承诺年利率9%~10.2%。截至2021年案发,累计向183名投资客户吸纳资金5236万元,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126万余元。2021年,公安机关对该公司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立案侦查。





套路:非金融持牌机构发售理财产品+承诺高额返利

提示:凡是未经国家金融监管机构许可或批准机构备案的理财产品坚决不投;凡是承诺保本高额返利的坚决不投;凡是多人拼凑达到合格投资者投资金额的坚决不投。个人合格投资者的金融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


面对“消费全返”“高息回报”等高利诱惑,请务必保持清醒。牢记凡需缴纳入门费、靠拉人头获利、无实物交割的“购物返利”,本质是庞氏骗局或传销。非法集资往往包装诱人,实则危害巨大。请坚持理性投资,选择正规渠道,保护自身财产安全,共同维护金融秩序。


夷陵发布


来源/区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

责编/李红

审核/邱天星 高秉龙

监制/袁平


夷陵要闻



□ 

□ 

□ 

往期回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