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权益投资,应该讲是比较复杂的,而债券市场在2023年却是另一番景象,走出了一波小牛市。站在当前时点,2024年债券基金还能继续投资吗?应该怎么投资?针对这一问题,1月10日上午,嘉实基金投顾分析师秦韬博士做了细致的分析和解答,以下是全场内容的精华总结,供大家参考。



嘉宾介绍:秦韬,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CPA,长期深耕经济增长、行业、金融市场等领域研究。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曾在人民日报(英文客户端)发表署名经济评论,主研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福特基金、中国人民银行多项课题。曾供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承担和参与监管政策与市场研究。现供职于嘉实基金,熟悉行业分析框架及逻辑、主流投资策略、股债大类资产特点及资产配置方方法、基金产品运作逻辑。


No.1

2023年债券市场回顾

2023年,中国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超过了30个BP,因为债券利率和债券价格成反比,所以去年国债收益率的下降十分有利于债券市场。



背后的重要原因可能是经济复苏的实际情况低于预期,为此,我国央行在去年进行了两次降息、两次降准。当然,中间也经历了一些“波折”,比如去年724之后,我们陆续出台了很多经济刺激政策,包括房地产政策、股市政策、万亿国债等,这些对实体经济和权益市场是偏利好的,但是对于债券市场是偏利空的。从上图可以看出,虽然有“波折”,但依然不妨碍债券市场在去年取得不错的收益。


关于纯债基金的整体表现,可以参考前文:《平均涨幅3.57%, 2023年纯债基金收益总结》


No.2

影响债券收益的“五碗面”


影响债券收益的因素,可以总结为五个方面:基本面、政策面、消息面、情绪面以及资金面。



基本面是债券市场的核心影响因素,它不是直接的变量,但它会产生持续的影响。一般来说,如果是经济基本面向好,则利好股市,但对债市是压制的,债券市场反映的其实是经济相对悲观的前景,反之亦然。


政策面对债券市场的影响会比较直接,但要区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诸如降息、降准之类的货币政策,它对于债券市场往往会产生直接的利好,因为宽松的货币流向债券市场是首选项之一,当然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同样利好股市。而宽松的财政政策一般对于债券市场是偏负面的。因为财政政策的资金没有进到债券市场,而是进入实体经济,直接刺激经济增长,经济增长越好,投资者越愿意去买股票,而不是去买债券,所以债券市场就会受到影响。


另外的消息面、情绪面或者资金面往往影响更直接,但也更容易快速消散,不易把握。


No.3

2024年债券基金如何投?


债券基金的收益来源大致划分为票息和资本利得两部分,其中资本利得部分在2024年预计将会是一个“偏平”的状态,但中间一定也是有波澜的,存在做大波段的机会。


对于债券基金的投资,三个建议:(1)风险意识,债券基金也有可能会有一定时间的逆风期;(2)债券基金的投资建议持有的时间要稍微长一些,比如6个月以上;(3)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选择适合的债券基金。


制作人:老吴


从预期收益和波动率从小到大排序依次是:同业存单基金、超短债基金、中短债基金、中长债基金、二级债基。


最后,再给大家推荐几只不错的债券基金:


  • 015861 嘉实同业存单指数7天持有

  • 070009 嘉实超短债C

  • 007530 嘉实汇鑫中短债C


选好产品,到中信建投!

让财富保值增值不再困



风险提示:本文不代表中信建投证券观点,仅属于基金投资策略讨论,不作为投资建议;本报告的调研内容为后续整理,不保证整理内容与调研原文完全一致,另外基金经理观点可能发生变更;文中信息均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但本公司及其撰写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文中所提具体基金、股票等证券仅用于举例,不构成投资者在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等方面的最终操作建议;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不作为同管理人/基金经理/投资策略其他产品未来收益水平的保证,任何人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中信建投证券以及作者无关,基金产品详情请阅读基金法律文件,并以之为准;基金投资有风险,决策须谨慎;第三方不得以商业目的对本文所载内容进行复制、转载,如需复制、转载的,应申请授权并注明来源,且不得对文中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