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 MACD 指标买卖点详解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过K 线图、均线、成交量等技术指标,这些指标有一个特点,可以直接从市场上 看到或经过简单的计算得到,可以归类为直接技术指标。但是还有一些技术指标,采用了更加复杂的数 学或统计方法,属于间接的、衍生性的技术指标。从本章开始我们将介绍这些指标,首先介绍MACD 指标。 5.1 新股民学 MACD 指标 【历史】 MACD (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and Divergence )是由美国著名投资专家杰拉德·阿佩尔(Gerald Appel)于1979 年首创发明的一项股票市场技术分析工具。杰拉德·阿佩尔是阿佩尔资产管理公司及 Signalert 投资咨询公司的CEO,后者管理着5 亿美元的客户资产。杰拉德因在技术分析和选时交易方面 的造诣而闻名全球,他创造了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MACD ),被公认为MACD 之父。 【原理】 MACD 指标,通过计算短期(常用 12 日)移动平均线与长期(常用26 日)移动平均线之间的聚合 与分离状况(即差值),对股票买进、卖出时机作出研判,在炒股软件上可以看到,MACD 常见的形式 是一条绕着零线上下不断波动的曲线。 MACD 指标在计算过程中,采用短期的移动平均线减去长期的移动平均线,如果出现正值,说明短 期股价平均值高于长期股价平均值,个股处于积极的走势之中;反之,当短期移动平均线减去长期的移 动平均线出现负值,说明短期股价走势低于长期股价,个股处于弱势。 用一个物理学的名词来理解,MACD 指标相当于是股价走势的“加速度”,一旦其方向(向上或向 下)确立后,股价将加快向该方向发展。 【种类】 构成MACD 指标的有DIFF 线、DEA 线以及柱状线三类。其中, DIFF 线,是指由于 12 日股价移动平均线移动快速,26 日股价移动平均线则运动得较慢,两条移动 平均线会形成一定的差值,这一差值就用DIFF 线来表示。其计算过程如下: 12 日平滑系数(S12 )=2/ (12+1)=0.1538 26 日平滑系数(L26 )=2/ (26+1 )=0.0741 12 日指数平均值(12 日EMA)=0.1538 ×当日收盘价 + 11/ (12+1)×昨日的12 日EMA 26 日指数平均值(26 日EMA)=0.0741 ×当日收盘价 + 25/ (26+1 )×昨日的26 日EMA 差离率(DIFF )=12 日EMA-26 日EMA 其中,EMA (Exponential Moving Average )即指数移动平均数指标,是EXPMA 指标的简称,是以 指数式递减加权方法对数据进行的移动平均处理,即各数值的加权是随时间前移而指数式递减,越近期 的数据权重越大。 DEA 线,是指9 日DIFF 的指数移动平均线,用作信号线。计算公式如下: 九日DIFF 平滑移动平均值(DEA)= 当日的DIFF ×0.2 +昨日的DEA ×0.8 分析软件上还有一个指标叫柱状线(BAR ),计算公式如下: BAR=2 ×(DIFF-DEA) 柱状图是指标的指标,是由DIFF 和DEA 推算出来的。MACD 指标是由股价走势推算出来,而柱 状图又是由MACD 的两个指标(DIFF 和DEA)推算出来,因此MACD 柱状图与股价走势相比减少了 短期波动的影响,趋势性增强的同时也变得迟钝。 【实践应用】 MACD 指标虽然是由股价推演而来,但由于设置了权重并进行了指数移动平均,过滤了短期的股价 波动,趋势特性比较明显,因此相比K 线图指标而言,MACD 在中短期趋势研判方面作用更明显,可 用于判断股票的买入和卖出机会。 5.2 MACD 指标买入信号 MACD 指标通过多样化的数理统计方式,把股票价格蕴含的趋势信息以图形化的形式表达出来,投 资者通过关注MACD 指标的走势形态,可以对股票价格的趋势形成判断,进而指导自己的操作,减少 跟风操作的盲目性。在实践当中,MACD 指标形成的典型买入形态有以下几类: 5.2.1 底部金叉后扩散 【形态描述】 金叉,又见金叉!作为技术指标分析的常见术语,“金叉”可用于多个技术指标的走势之中,